公務倫理( Public Service Ethics )又稱為「行政倫理」、「職場倫理」、「公務道德」、「服務道德」或「服務倫理」,係指在行政體系中公務人員在角色扮演時應該掌握的「分際」,以及應當遵守的行為規範。
公務倫理的重要性:鞏固民主行政的基礎在於落實公務倫理。作為公共資源的管理者,公務人員應謹守分際,具備廉潔、正直、績效、責任與卓越服務的態度。
公務倫理的目的
- 確立民主防腐機制,樹立清廉政治
- 激勵公務員勇於任事,致力積極興利
- 提升國家競爭力,建立公民信任
- 衡平多元價值,實現公義社會
公務倫理的概念架構

資料來源:保訓會
公務倫理之實踐原則
公務倫理為涉及「公權力與環境」互動的規範倫理,亦即在多元價值當中,如何適當地解決其分歧與衝突,並謀求公共利益與社會公正的過程。基此,民主國家欲落實公務倫理,應當遵循人本(道)主義、民主主義、科學主義的三道基線,並落實下列原則:
- 仁者愛人:公務員並非僅為「技術官僚」而已,應懷抱仁民愛物之心,在執行公務當中流露尊重他人、慈悲喜捨的胸懷。
- 忠勤誠信:「民無信不立」,人民的信賴是支持行政體系運作的最重要社會資本,以真為本質的誠信乃普世價值,在建構行政倫理體系時,應將誠信視作道德規範的基本原則。
- 公平正義:從事行政作為,不可忽略國家利益以及分配正義,應合理分配資源,採取不同的作為,重視公共利益、社會公平、分配正義。
- 公共服務:公務員之職業倫理,應服膺民主行政精神,做被服務者(公民)需要且有利的事,亦即以人民福祉為優先,以民意為依歸。
文官核心價值及其行為內涵
核心價值 |
行為內涵:公務人員服務守則
|
廉正
|
一、
|
公務人員應廉潔自持,主動利益迴避,妥適處理公務及有效運用公務資源與公共財產,以建立廉能政府。
|
二、 |
公務人員應依法公正執行公務,嚴守行政中立,增進公共利益及兼顧各方權益,以創造公平良善的發展環境。
|
忠誠
|
三、 |
公務人員應恪遵憲法及法律,效忠國家及人民,保守公務機密,以增進國家利益及人民福祉。
|
四、 |
公務人員應重視榮譽與誠信,並具道德與責任感,待人真誠與正直,任事熱心與負責,以贏得人民的尊敬。
|
專業
|
五、 |
公務人員應與時俱進,積極充實專業職能,本於敬業精神,培養優異的規劃、執行、溝通及協調能力,以提供專業服務品質。
|
六、 |
公務人員應踐行終身學習,時時追求專業新知,激發創意,以強化創新、應變及前瞻思維能力。
|
效能
|
七、 |
公務人員應運用有效方法,簡化行政程序,主動研修相關法令,迅速回應人民需求與提供服務,以提高整體工作效能。
|
八、 |
公務人員應發揮團隊合作精神,踐行組織願景,提高行政效率與工作績效,以完成施政目標及提昇國家競爭力。
|
關懷
|
九、 |
公務人員應具備同理心,提供親切、關懷、便民、主動積極的服務、協助與照護,以獲得人民的信賴及認同。
|
十、 |
公務人員應培養人文關懷,尊重多元文化,落實人權保障,並秉持民主與寬容的態度體察民意,以調和族群及社會和諧。
|